索引号: | 4311270010/2025-00467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华体会登陆网站退役军人事务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九一八!不能忘!不敢忘!不会忘!
1931年9月18日这是一个记忆着血与火的日子
也是刻在中华民族心口上的一道伤疤
时光流逝
虽然已经过去了94年
但“九一八”就像矗立在
历史长河中的一座坐标
警示着中华民族安不忘危
治不忘乱!
不能忘,一段屈辱的历史
1931年9月18日
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
南满铁路路轨
反诬中国军队所为
随后炮轰东北军北大营
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侵占沈阳街市的日军。
防空警报倏然拉响
日本军国主义自此
开始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
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军装甲部队侵入沈阳市。
沈阳陷落不到一周辽宁全省陷落很快整个东北陷落于日寇之手毒气战、细菌战大屠杀、大轰炸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无恶不作战争罪行罄竹难书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人体实验展区,一张张英文人体实验报告书复印件,连成一面墙。
1931年到1945年中国600余万平方公里国土沦丧军民死伤超过3500万中华大地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一曲《松花江上》
唱出多少同胞的苦楚与辛酸
日军将大批南京青壮年捆绑后,押往郊外集体屠杀。
不敢忘,一部觉醒的史诗
穿越历史烟云
那段浴血奋战
救亡图存的不屈岁月
依然震撼人心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发出抗战宣言
号召民众团结起来
反抗日本侵略者
一批批英雄儿女前赴后继
以铮铮铁骨战强敌
以血肉之躯筑长城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之一部。
“我是中国人是不能向日本侵略者投降的!”
白山黑水间,山林密营中杨靖宇食棉絮、啃树皮率部坚持战斗直至战死仍然保持射击姿势
杨靖宇像。
“在党最需要的时候
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
决不给我们党丢脸
决不给中华民族丢脸!”
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
连部通信员
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写道
1943年3月
为掩护战友和群众转移
4连官兵浴血奋战
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
子弹打完了
就用刺刀捅、用枪托砸、用小锹砍
……
终因寡不敌众
全连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
为表彰4连的英雄壮举
新四军第3师第7旅
命名4连为“刘老庄连”
刘老庄烈士陵园纪念馆内的雕像。
“任凭你们把我钉死在树上
我宁可站着死,不低高贵头
宁为鞭死鬼,不做亡国奴……”
面对凶残的敌人
时年29岁的赵伊坪
大义凛然,英勇不屈
在烈焰中
痛斥日本侵略军的野蛮侵华暴行
直至壮烈牺牲
赵伊坪像。
未惜头颅新故国
甘将热血沃中华
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大决战中
中国军民付出了
3500多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
无数先烈用鲜血浇筑了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不会忘,声声长鸣的警钟!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中国进行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赢得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攻克涞源县日军据点东团堡。
四万万中国人
振奋起抵御外辱的精神
鼓舞起奋勇抗争的志气
熊熊烈火,燃烧在广阔战场
碧血忠魂,长存于天地之间
如今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
但历史的回响从未停止
从1995年起,每年9月18日
沈阳都会鸣响3分钟防空警报
以警示民众
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老班长注意到今年9月18日还有一个特别的内容电影《731》在全球多地上映
该片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为了扭转战局在黑龙江哈尔滨平房区开展细菌战研究屠戮百姓进行人体实验的故事
鼠疫实验、跳蚤实验、冰冻实验
活体解剖、人体标本……
每一帧画面所揭示的
皆是刺穿人类伦理底线的反人类暴行
然而
这都是731部队日常运转的冰冷程序
导演赵林山称“我们以铭记之名回望历史不是为了揭开疼痛的伤疤而是要让和平的光照耀在人类文明的征途上。”
影像是历史的证言更是长鸣的警钟侵略者曾企图掩盖真相但中国人民揭露历史的决心永不磨灭
让血色记忆成为全人类的警示
让和平的信念在全球回响
铭记历史,奋勇前进!
94年前
在中国共产党擎起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
中国人民团结奋斗
汇聚为勠力同心、复兴中华的磅礴力量
94年后
历经劫难的家园早已改换新颜
中华民族迎来了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伟大飞跃
警钟声声,提醒着我们
当代和平来之不易更应居安思危,勿忘历史
勿忘昨天之苦难
无愧今天之担当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振兴中华,吾辈自强